當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仍處于爆發上升期,全國上下從城市到鄉村,一起打響“防范病毒”的保衛戰。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出現對于我國生鮮配送產業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比如:有些銷售市場的蔬菜價格明顯上漲,很多消費者說“菜籃子”變沉了。但是,很多產區的蔬菜收購價格卻沒有跟著漲價,反而跌了不少。甚至,有些產區的蔬菜沒法采收、運不出去。同時,蔬菜批發商也發愁,市場的貨根本走不動。部分地區“封城、封路”,直接影響用于春播的種、肥等農資的運輸,長期來看,會間接影響蔬菜產業2020年下半年的生產。
由于疫情擴散,餐飲服務停業,學校、企事業單位延遲開工,消費需求明顯減少,部分酒店、飯館甚至開始售賣鮮活蔬菜,蔬菜需求減少,也直接導致了很多批發市場的“冷清”。其次,現在正是冬春季蔬菜上市時期,由于包括湖北、安徽、河南等省份的很多蔬菜主產地,對交通出行進行限制,導致蔬菜流通效率降低,部分冷庫及運輸裝備企業關閉,致使蔬菜地頭收購價格先漲后跌。2020年春節假期行情,疊加了新型肺炎疫情的因素,造成我國出現嚴重的冬春季蔬菜區域性供需失衡的問題,直接影響當地市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菜農收入減少。
伴隨著手機互聯網的普及應用,新型肺炎疫情的發生對比2003年非典疫情,對于普通民眾心理的影響將更加的深遠,特別是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消費人群的崛起,普通民眾對于蔬菜產品的消費認知將會出現極大的轉變。一方面是對綠色健康安全蔬菜產品的需求將更明確、更強烈;一方面對蔬菜產品的標準化產生更高的期望,由此而形成的,對于標準化且符合相關規范的蔬菜產品將會擁有更多的消費市場。
(2)消費市場的升級
新型肺炎疫情提醒人們食品衛生安全,蔬菜產品的發展前景是綠色、有機食品。全國九大城市群的周邊將會注冊成立更多的綠色蔬菜基地,其市場定位就是針對北京、上海、鄭州等城市群的綠色食品消費。
鼓勵大型連鎖超市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開展“農超對接”,建設“場地掛鉤”的綠色蔬菜種植基地,全面推進“蔬菜綠色生產行動計劃”。抓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后市場資源重新配置的機遇,大力發展蔬菜的田間初級加工,拓寬蔬菜產品的銷路,探索一條“綠色蔬菜直供社區”的新模式。
(3)銷售渠道的暢通
新型肺炎疫情的爆發將會進一步改變優鮮蔬菜的交易方式。盡管大家早就形成了線上購物的習慣,但是經歷這次疫情之后,這個習慣還會被深度發掘,比如買菜,之前我們還是習慣去菜場,但是這次之后,很多人將習慣于在網上買菜了。
從場景體驗角度來講,未來的蔬菜采購一定絕大部分都是在線上完成的,即便是顧客會去線下超市或商店去看,交易也會在線上進行,比如手機當場下單,由快遞送到你家里。接下來,電子商務、網上交易、電話推銷、社區門店連鎖、冷鏈配送等現代物流方式將會推廣,如盒馬生鮮、京東7Fresh、叮咚買菜等,實現農產品流通現代化。

在疫情期間,配送商就要展現自身的優勢,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客戶看到生鮮配送不僅生鮮質量好,而且服務質量也十分不錯,自然就會非常滿意。這些客戶以后也會愿意在配送商這里購買生鮮了。因此,這一段時間就需要配送商展現自身的優勢,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的服務。只要客戶滿意,配送商就能取得快速的發展。
疫情對生鮮配送是很大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大家都待在家里。生鮮配送的個人客戶大量增加,正是配送商發展的好時機。當然,生鮮配送也面臨著人手不足,配送效率降低的問題。菜東家相信只要克服這些問題,展現良好的配送服務質量,配送商的發展會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