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類線上電商平臺異軍突起,社區電商線上下單,線下服務到家,方便快捷,贏得喜好網購的市民的熱衷;社區團購出現,各大平臺混戰,使勁渾身解數利用各種拉新手段,贏得社區中年市民的青睞,迅速搶占市場,曾一度掀起社區團購買菜熱潮。
后疫情時代,社區電商的余溫尚存,宅經濟的養成系列,使得實體零售業,尤其是生鮮超市行業,進入了較長一段寒冬期。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按零售業態分,2021年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的超市、便利店、百貨店、專業店和專賣店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6.0%、16.9%、11.7%、12.8%和12.0%。

今年3月開始,各地防疫封控管控風聲一出,市民蜂擁而至,紛紛加入搶購隊伍,超市人山人海,稍晚一步下手,你想要的商品,可能已經在他人的購物車里了,更有甚者猶如”末日生存狂“,恨不得把超市搬回家。

關于超市銷售業績細化的內部問題,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實體零售,尤其是大型超市,客源都是附近社區居民占主要,復購率也是靠這些老顧客的二次拉動,售賣的商品品質好,才會得到顧客認同,復購率和留存率進而得到提升。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生鮮商超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在互聯網沖擊和消費者習慣改變的當下,中國實體門店的客流以每年5-8%的比例下滑,同時中國消費者對線上渠道以及線上線下融合的渠道的偏好持續提升。
